游戏资讯:Drag x Drive —— 任天堂Switch 2的尝试与挑战
背景介绍:经典失败的反思
游戏界的伟大成功往往建立在曾经的失败之上。这也是为什么任天堂下一款Switch 2专属游戏——Drag x Drive,只会被真正的玩家记住,作为当年的经典之作《红色钢铁》的延续。
你无法谈论任天堂Wii,就不提Wii Sports。这款火速抓住市场的发射游戏定义了整一代主机,单手(或在拳击迷你游戏中双手)向世界推广了运动控制游戏的理念。但是,谈论Wii就不能不提《红色钢铁》。
Ubisoft在2006年尝试开发的第一人称Wiimote射击游戏,堪称一场失败的“反发射”。虽然Wii Sports证明了动作控制的潜力,但《红色钢铁》却带来了诸多问题:控制不同步导致动画错位,玩家用Wiimote操作时需要扭动身体才能完成格斗动作。这次失误没能阻挡Wii带领玩家探索未知的道路——而像《银河战士Prime 3》的成功让人更愿意回顾Wii的辉煌时刻。
Drag x Drive:创新中的挑战
Drag x Drive作为新一代作品,固然具有新意。游戏采用鼠标控制,模拟轮椅篮球,三对三比赛中,玩家用每个Joy-Con作为鼠标操控轮椅,试图在小场地中取得胜利。看似巧思,但实际上还受到2006年Ubisoft所遇到的技术难题影响。双鼠标操作的复杂性,让这款富有创意的游戏变得困难重重,也可能削弱人们对任天堂独特玩法的期待。
在游戏中,前进推动轮椅、滑行转向都需要不同的操作,结合动作控制,玩家还可以用Joy-Con模拟投篮。虽然玩法简单,有一定的趣味,但执行上并不顺畅,许多细节都暴露出技术上的不足。开发者试图在此基础上打造类似Wii Sports的休闲体验,但现实中难免出现卡顿和误操作。
游戏体验与微挑战
Drag x Drive带有一定的玩具感:我第一次用双手滑过桌子,轮椅就“火箭”般冲出去,那种触感带来的新鲜感令人难忘。教程中强调每个动作的触觉满足感,然后逐步加入更复杂的技巧——例如用轮椅飞跃限界、完成灌篮。
游戏在短时间的比赛中还能带来策略乐趣:良好的传球、聪明的防守、冒险的技巧可以提高得分。然而,随着比赛深入,操作的局限暴露无遗。轮椅频繁偏离轨迹,让我难以完成一些炫酷动作,甚至在尝试灌篮时,球都滑出手指,未能扣篮成功。这让人对游戏的流畅度产生疑问。
微挑战中的技术难题
Drag x Drive的最大问题之一是控制上的瑕疵。在阅读微挑战时,这些问题变得尤为明显:玩家在训练场中完成障碍跑、转弯任务时,难以精确完成目标时间。比如,从半管跳到空中点,常常会出现物理不稳定的情况,导致反复尝试几次才能成功。
事实上,这个问题并非完全属于开发团队的责任(最合理的猜测是由Nintendo EPD第四制作组负责)。游戏玩法受限于任天堂新控制方案的局限性,而开发者试图充分利用这些技术,难免会出现操作不流畅的问题。一些使用鼠标模式的小游戏,比如Nintendo Switch 2 Welcome Tour,也存在类似困扰。
总结:前路如何?
尽管存在诸多挑战,Drag x Drive仍然是一款具有探索意义的作品。它展现了任天堂试图在新控制方式上突破的勇气,也提醒我们创新总伴随着困难。未来,这些经验也许会成为新一代游戏的宝贵财富,推动任天堂不断实践与优化。
常见问题解答(FAQ)
Q: Drag x Drive的操作是否适合所有玩家?
Q: 这款游戏会成为Switch 2的代表作吗?
游戏体验与设计缺陷
《Drag x Drive》在Joy-Con手柄非人体工学设计的情况下,手柄侧放使用时非常不舒服。即使找到合适的桌面进行游戏,也会感到不便。我尝试用牛仔裤作为支撑,但腿部空间不足,难以操作。将控制器拖到零食桌上时,塑料与木头摩擦发出刺耳的刮擦声。为了改善体验,我不得不用桌上的超大鼠标垫,但这意味着我不得不放弃自然的客厅布局来游戏。虽然《Drag x Drive》没有发明这些难题,但其苛刻的控制方案却让这些问题更加凸显。(或许一些辅助功能设置可以帮得上忙,但令人讶异的是,这款以轮椅运动员为题材的游戏居然没有任何辅助设置。)
游戏内容与玩法
版面设计与内容有限
就像买一个贝贝轮(Beyblade)套装,只是为了体验甩轮的感觉一样。即使不考虑Switch 2固有的设计缺陷,游戏的内容也显得十分有限。通信选项仅提供三条无用的指控制(对应于方向键“酷!”),而且没有任何匹配陌生玩家的内置语音聊天功能。你难以告诉队友何时传球,角色设计也像是从《新奥尔良:联邦力量》临时改编而来,显得草率。个性化内容极为有限,仅有少量解锁头盔和几种配色方案。每次游戏仅在固定的场地和模式中进行,在线对战每两场后还会出现一款变化不大的迷你游戏,变化甚少。
内容深度与未来可能性
作为售价20美元的内容包,预期内容本身就比较基础,但《Drag x Drive》更像是从一款较大的迷你游戏集删除出的一块拼图,仿佛本应捆绑进任天堂Switch 2 Sports。没有未来内容更新的路线图,目前尚不清楚任天堂是否打算通过后续补充改善其内容,还是只把它作为新Switch 2的双鼠标操控演示。无论如何,很难想象其能吸引足够的社区玩家持续在线,维持服务器的繁忙。
游戏的本质与价值
批评《Drag x Drive》如同对《Rematch》的比喻其实是有偏差的。这两款都是多人运动游戏,但目标完全不同。《Rematch》在简单的足球玩法中融入了深度,打造出可以持续更新的直播服务,通过不断丰富的皮肤商店吸引玩家。而《Drag x Drive》更像一种玩具:它的价值在于那种触感体验——用两个Joy-Con在桌面上滑动,感受HD Rumble带来的震动反馈,获得那几轮短暂的快感。虽然它的玩法浅显,但带来的满足感还算明显。这种体验难道就能定义为成功吗?
个人回忆与未来展望
我还会时常想起《Red Steel》,那是在2006年我玩过很多的游戏。与朋友一起在Wii上瞎玩时,那些新奇的操控方式带来了很多美好回忆——用指向器瞄准射击,用Nunchuk挥舞近战,即使基础游戏平淡无奇,但那种感觉让我渴望更多类似的体验,也促使我逐渐爱上了更复杂更优化的游戏,比如《Metroid Prime 3:腐败》。我对Wii摇杆控制的怀旧,既源于那些对战,又来自我打保龄球的快乐时光。
我觉得《Drag x Drive》也会带来类似的感觉。虽然它浅显且令人沮丧,但早期Switch 2生命中的一种奇特新颖,便于体验的趣味。虽然不好玩,但用起来很有趣。
发布信息
《Drag x Drive》将于2024年8月14日登陆任天堂Switch 2。在本次评测中,游戏是基于任天堂提供的预发行下载码在Switch 2上试玩的。更多关于Polygon的伦理政策信息,请点击 这里。
常见问答(FAQ)
Q: 这款游戏是否适合所有玩家?
Q: 未来这个游戏会有更新吗?
标签: #游戏